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溫元山-羅山雞鳴園

在海岸山脈的西麓,秀姑巒溪流經之地,青山映襯金色的稻浪,是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最美的景象。米,是主要的農作,也是承載著「雞鳴園」老闆溫元山的人生。

 

原籍廣東陸豐縣的溫元山,祖輩渡海來台後先暫居新竹,島內二次移民時,才在現在的羅山村落腳。談起童年,他說:「以前,客庄裡的大人在聚會時會搗擂茶喝,冒著煙的茶湯撒上炒過的米仔。」一粒粒炒膨的米漂浮在擂茶上,是他對炒米的最初記憶。農村的孩子平時沒有零食點心可吃,每逢過年,溫元山的母親都會向戰後才自廣東陸豐縣搬遷來臺的鄰居訂製「打米」。鐵鏟在大鍋翻炒的聲響,伴隨糖漿燒煮的香氣,甜入心的香脆點心,是溫元山這一群孩子們過年最期待的魔幻時刻。

 

糖漿黏起了米𥺆,也黏住溫元山兒時的年節記憶,為物資匱乏的農村生活,帶來念念不忘的香甜記憶。富里羅山溫家的「打米𥺆」技藝來自於廣東縣陸豐,先是將沙子於鍋中加熱到一定溫度後,再加入處理過的糙米拌炒。受熱而膨脹的米粒圓潤如珍珠,平時可搭配擂茶食用,年節時,則被拿來當作招待親友的甜點與孩子們的點心使用。十多年前,他得知妹妹的婆家仍在製作這道點心,特前去觀摩學習,意外延續了這項技藝。

 

打米𥺆所使用的糙米,必須先經過處理,才能在加熱時炒得香脆飽滿。「收成的糙米必須要先加水蒸煮過,煮熟後再曬乾加工。有時遇到天氣不好,曬一個月也曬不乾。」說起處理的過程,可以想見溫元山於自家的有機稻田與曬穀場間來回穿梭的情形。「客家米仔」在中國原鄉稱作「符米」或「菩米」,相傳是因客家人長年在山間勞動,易沾染山林瘴氣,受水土寒涼侵害,後由明萬曆十八年(1590年)深諳醫理的廣東永安縣知縣陳榮祖,教庄民製作和進食先以水「符」熟的糙米,此後便廣在客庄間流傳。對於典故,溫元山更認為這是客家人保存食材的智慧,他說:「剛收成的米數量很多,一下子吃不完。像這樣先蒸煮過後曬乾的米,就可以存放起來慢慢使用。」

 

溫元山將打米𥺆的沙改良成鹽,倒下已處理過的自家有機糙米,待米粒「啵啵啵」的膨脹後,撈起後加入芝麻和花生,並拌上加橘皮熬煮的糖漿,糖衣下晶瑩的米香,粒粒皆是以食材訴說的移民故事,也是溫元山想讓更多人親身體驗打米𥺆的原因。

 

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12鄰74號

03-8821348